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并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列入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这传递出一个明确的导向,我国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坚定不移,要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向纵深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1
从顶层设计到市场机制的全面深化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绿色版图不断扩展,美丽中国建设成绩斐然。
2025年,碳市场覆盖范围从电力行业扩展至钢铁、铝业等高耗能领域,通过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倒逼企业减排。同时,中央财政预算加大污染治理投入,推动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要求企业披露碳排放数据,强化产业链透明度。这种“行政监管+市场调节”的双轮驱动模式,正在重塑产业竞争格局。
以海南为例,其通过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建设,推动建筑行业碳排放强度降低30%以上。临高金牌港开发区的“搭积木”式建造模式,不仅减少现场混凝土搅拌60%的碳排放,更通过构件回收利用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这种工业化生产方式的革新,正是政策引导与技术创新协同作用的结果。
2
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领域实现突破
钢铁行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成效显著,累计退出落后产能1.5亿吨,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达世界领先水平。厦门宸鸿科技通过回收无尘车间废气节电15%,并利用光伏发电减少碳排放2.35万吨,年经济效益超3000万元。这类案例表明,节能改造并非单纯成本负担,而是打开新增长空间的钥匙。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全球第一,保有量占比超50%。天能集团通过电动轻便摩托车(电轻摩)推广,既满足县乡绿色出行需求,又带动传统摩托车产业向低碳化转型。其建议放宽电轻摩上牌限制、完善配套政策的提案,反映了基层创新与顶层设计衔接的迫切性。
2024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4.1亿千瓦,首次超过煤电。浙江杭州钱塘区通过“光伏+地源热泵+储能”多能互补系统,实现区域近零碳排放运行,为城市能源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为全球提供了70%的光伏组件和60%的风电装备。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保有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绿色化水平,累计完成5亿吨粗钢产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退出钢铁落后产能1.5亿吨以上。钢铁、电解铝、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等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3
亟待破解绿色转型的深层矛盾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能源结构偏煤、环境约束偏紧的国情没有改变,产业结构高耗能、高排放特征依然突出,能源消费仍将刚性增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纳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中国正以“双碳”目标为牵引,加速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从海南的“绿色建筑出海”到厦门的“微电网示范”,从新能源汽车的全球领跑到传统产业的绿色蝶变,绿色节能已从政策口号转化为经济增长新动能。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强调,唯有“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才能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让绿色真正成为美丽中国的底色。
(本文来源:中华建设网)
品味源自内心,
科技助力品质,
品牌绽放光华;
让品质有保证,
让生活更美好!
2025年5月12-13日,经过中窗认证专家评审的审厂考察,富莱尼各项指标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经评审专家一致通过,富莱尼获得聚酰胺型材(隔热条)绿色建材产品(三星级)认证证书。【详细】
9月9日上午,三星堆文化旅游发展区现场推进活动顺利举行,标志着这一备受瞩目的重大文旅项目正式启动。未来,这里将依托三星堆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特色场景打造与深度文化体验设计,与三星堆遗址公园、三星堆博物馆形成“三足联动”之势,共同铸就具有全球......【详细】
烟台蓬莱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是个不折不扣的大项目,总投资大约在55亿元。其中的核心建筑T2航站楼,建筑面积约17.2万平方米,差不多是原来T1航站楼的两倍大。这个项目从2020年3月正式动工,经过近四年的建设,在2024年1月顺利通过竣工验......【详细】
117米!全球首个超阶零碳大楼!特来电总部基地大楼,正式投用
近日,作为全球首个“超阶零碳”智慧化建筑-特来电总部基地大楼正式投用。该建筑依托光伏发电、梯次储能以及新能源汽车反向放电技术,可实现100%绿能替代。【详细】
10737.2亿元!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2.7%
近日,据商务部、外汇局统计,2025年1-7月,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6657.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其中,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的7676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投资6067.7亿元人民币,增长2......【详细】
自然资源部:“十四五”以来,累计批准建设用地2697.4万亩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详细】
营业利润1630.97亿元!2024年工程造价咨询统计公报发布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2024年工程造价咨询统计公报》。2024年,参加统计的企业营业收入合计15211.24亿元,较上年增长5.3%;实现营业利润1630.97亿元。【详细】
9月3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专家审查意见的公示》,其中,3家建筑业企业获得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公示时间为2025年9月4日至2025年月12日。【详细】
2025年上半年建筑装饰公司中报分析:营收增速放缓 盈利能力下降
截至2025年8月底,多家装饰行业上市公司披露了半年度业绩报告。从财报数据来看,行业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金螳螂以3.58亿元净利润稳居行业榜首,亚厦股份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5.44%,而*ST建艺则亏损1.8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详细】
“人工智能+”!到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
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要求,强化前瞻谋划、系统布局、分业施策、开放共享、安全可控,以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领域为重点,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提出,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详细】